留學考語言第一關(guān),到底是選“雅思”還是“托福”呢?對了,現(xiàn)在還多了一個“多鄰國”。
越來越多的名校,同時認可雅思、托福、多鄰國成績,那么當托福、雅思、多鄰國同時出現(xiàn)在你面前時,你該如何選擇?
5分鐘看完這篇,你就懂了。
#01什么是多鄰國
相信大家對托福雅思的了解已經(jīng)比較充分了:
托福是由美國教育考試服務(wù)中心ETS主辦的英語能力測試,雅思全稱國際英語測試系統(tǒng),簡稱為IELTS,由英國文化協(xié)會、劍橋大學考試委員會和澳大利亞教育國際開發(fā)署(IDP)共同設(shè)置。
那么,多鄰國是什么呢?
多鄰國英語測試(Duolingo English Test,簡稱DET)是一項基于歐洲共同語言參考標準(歐標CEFR)生成的,由人工智能技術(shù)賦能的線上英語水平評估測試。
和雅思托福一樣,多鄰國考試覆蓋聽、說、讀、寫4大板塊,成績可以作為留學申請、升學考試時的語言能力證明。
和托福雅思不同的是,多鄰國是計算機自適應(yīng)考試,學生可隨時隨地參加測試(網(wǎng)考),測試時間短(約1小時),考后48小時出成績。
#02 認可度對比
在認可度上,托福雅思還是有自己的顯著優(yōu)勢的:
??托福
全球13000+多所學院以及其它機構(gòu)認可托福成績,北美、加拿大是托福的主戰(zhàn)場,澳大利亞、新西蘭、英國以及遍布歐洲和亞洲國家的大學都接受托福成績申請。
??雅思
超過12500+所院校和機構(gòu)的認可,幾乎是申請英聯(lián)邦的首選,所有英國院校、澳大利亞及新西蘭院校均認可,超過3300所美國院校認可雅思成績。
??多鄰國
多鄰國在認可度上稍顯遜色,但也依舊在全球取得了共5500+所院校和機構(gòu)認可,并且在其極突出的靈活度下,有逐漸被更多學校和機構(gòu)接受的趨勢。
我們在美國TOP 60的大U中可以看到大量院校,接受多鄰國申請——
比如耶魯大學:
接受的考試包括:托福/雅思/劍橋英語/多鄰國等語言成績;
約翰霍普金斯大學:
建議母語非英語/或過去三年未在英語授課的高中就讀的申請人提交托福/雅思/多鄰國/劍橋英語考試;
麻省理工學院:
接受雅思/托福/多鄰國/PTE考試成績。
除此之外,還有埃默里、加州理工、杜克、布朗等名校同時接受雅思、托福、多鄰國成績。
學校是否認可多鄰國成績還是以每年學校官網(wǎng)上的錄取要求為準,不過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名校已經(jīng)接受多鄰國成績申請了。
#03考試難度和出分
托福雅思之間,除了長期以來遵循的“北美-托福/英聯(lián)邦-雅思”邏輯外,以瀾大師生們的經(jīng)驗——
聽力上,托福更注重學術(shù)化的內(nèi)容,而且聽之前看不到題目,雅思傾向測試學生是否具備基本的生活溝通能力,邊做邊聽;閱讀上雅思更注意考細節(jié),而細節(jié)題相對不好答,難度較高。
大多數(shù)考生的經(jīng)驗顯示,雅思在中高分數(shù)段及以下的出分概率更高,但想沖超高分數(shù)段(比如8.0甚至8.5以上)的概率相對托福超高分(110甚至115+)更低,呈現(xiàn)出“雅思容易出分,而托福容易沖高分”的特點。
但多鄰國整體上因為考試的內(nèi)容、場景更偏向生活化,整個考試更像一場純粹的語言考試,有些同學甚至反饋感覺到多鄰國需要的詞匯量更大。
#04 考試形式對比
在考試靈活度上,多鄰國的優(yōu)勢就比較明顯了:
托福目前支持網(wǎng)考和機考,口語也是機考錄音
雅思保持了部分紙筆考試,也有機考,不過口語仍然保持真人一對一的方式
多鄰國是全程網(wǎng)考,也就是說可以隨時報考無需搶考位,而且考試時間短,地點靈活,出分效率極高。
總結(jié)一下:
雅思、托福因為在申請中積累了多年的影響力,認可的學校相對較多,可以給申請者更多的選擇空間
在考試的側(cè)重上,托福、雅思都有一定學術(shù)性,相對來說托福的學術(shù)性稍強,而多鄰國的考試題型更多樣,考核場景也更生活化,需要學生根據(jù)自己的擅長的題型來選擇考試類型。
多鄰國作為后起之秀,在口罩期間展現(xiàn)了強大的靈活性,相信在未來會有更多學校接受;而它最大的特點就是“短平快”,考試的時間、地點都更加靈活,費用也更低。
之后我們會詳細整理托福/雅思/多鄰國題型對比,方便更多同學對比三者之間的異同,歡迎大家鎖定【瀾大教育】
電話:400-963-5018
地址:上海?黃浦區(qū)漢口路266號申大廈11樓
交通:地鐵2、10號線南京東路站3號口
Copyright ?2023上海瀾大教育信息咨詢有限公司.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0035962號-1 滬公網(wǎng)安備31010102007782
Copyright ?2023上海瀾大教育信息咨詢有限公司.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0035962號-1 滬公網(wǎng)安備31010102007782